
奔波在美国外交第一线的国务卿克里
软实力,是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在1990年代初首先提出的概念。在这个概念里,硬实力包括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而软实力则包含价值观、文化、社会制度、外交政策等方面,能通过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诱达到目的。
美国政府前些年所谓的“重返亚洲”战略,打出来的就是“软实力”牌,以及进而发展而来的“巧实力”牌。美国乃至日本都认为,自己国家拥有所谓“制度的优势”、“价值观的优势”,比中国更容易获得一些国家的亲近和信赖。也就是说,似乎美国“国家形象更好”、“更有号召力”。
然而,今年三大事件直接导致美国所谓的“软实力”迅速变得一文不值。一件事是“斯诺登事件”,美国公然窃听别国,一夜间成了所有欧洲国家指责的目标,最后连日本都称自己也是受害者,要与美国划清界限。一件事是“政府关门事件”,美国国会的闹剧差点导致全世界经济灾难,而且连外交访问也能直接取消,所谓的东南亚盟国居然被“放了鸽子”。一件事是“叙利亚内战”,美国以人权为理由支持的一些叙利亚反对派,反而是最破坏人权的一个群体,再加上几个中东政府被推翻后的悲剧事实,美国推行的人权价值观已失去可信度,进而无人再相信美国的外交措辞。
美国一直试图和中国打“软实力”战争,比拼国家形象,最直接手段其实就是抹黑中国形象。然而美国抹黑中国的一些说法,反而应在了美国自己身上,而且人赃俱获,比如“黑客攻击”、“偷窃情报”等等。另一方面,美国长期以来在人权和价值观上的双重标准,已无法再成为政治工具,反而成为自身不清白的罪证,所谓的“价值观外交”成为了笑话。
从这些事情上看,无论是价值观、还是政治制度、还是外交政策,美国的国家形象和公信力全部一落千丈,甚至美国国民自己也失去了信心。这些软实力构成要素全面崩溃,直接导致美国已初步输掉了和中国的软实力战争。现在能够支撑美国地位的,却仍是曾被某些人渲染为“过时”的传统硬实力,航母和美债仍是分量十足的。
中国暂时赢得了软实力战争,根本原因还不是中国做得足够好,因此不可盲目乐观。最关键的,还是美国自己做得实在太差,只知道抹黑中国形象,而忘记了自己才是真正黑,最后自己把自己推向了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