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之灵,莫不有知。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象棋之为物也,本属橘中之趣,得神仙隐逸之真,为技虽小,其理实深。”
自初一学棋至今,我已与象棋结缘25年,与棋友手谈甚多,也参加过一些比赛。有胜利的欢欣与喜悦,也有失败的绝望和痛苦。其中,最让我难忘的一局棋,是1999年2月28日与吴发明的对局。
那年春节刚过,2月27日(正月十二),99年沁阳市邮政杯春节运动会开始,其中的象棋比赛在金康体育中心举行。本次比赛由沁阳象棋界的两位领军人物郑祖清、马福海(小省)任裁判,共24名棋手参加,分九轮,按积分制编排。第二天,比赛到第六轮,我与吴发明碰面了。前五轮,我三胜二负积6分,与吴同分。赛前,我也对吴有些了解,知道他曾代表沁阳参加过焦作比赛,属于强手。不过,这对我并没有太多的影响。我执红先行,鉴于积分不高,就摆中炮以求一逞,吴则以左炮封车转列炮,与我展开对攻。双方输攻墨守,着法较为精警。现摘录如下:
在优势甚至胜势下落败,确实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虽然,后来我连胜三局,取得第五名,但对此局一直耿耿于怀,引为憾事。
一位大师说过,失败比胜利的收获大。从这盘对局可看出,身体、心理素质与弈棋的密切关系。如果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不能与棋艺水平并驾齐驱,那么,应胜反败,就成了意料之外的情理之中。后听说吴氏曾练气功,以备棋战,其磨功确实不同一般。
初一时,受班主任韩永国老师的影响,我学会了象棋,并很快在班里成了“高手”(班内会的男生不超过10人)。上中师后的第一个假期,败给了初中同学,愤而读棋谱。在读棋谱过程中,又败给“弟子”(上中师后结交的一位挚友,教其下棋),之后更苦心钻研,最终才有所提高。回顾学棋经历,暴露出我性格上的很多弱点:一是没主见,易受外界影响;二是骄傲自满,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三是好胜心强,心浮气躁。
中国象棋第一人“少年姜太公”许银川和世界围棋第一人“石佛”李昌镐,二人取得无人可比的成绩,胜在心态。胜也好,败也罢,很难在他们的脸上留下痕迹。喜怒不形于色,其定力和胸襟尽在其中。
所以,要提高修养,完善性格,为下好棋,为做好人。这是一局棋给我的启示。
下载地址:难忘的一局棋选自网友博客大家来看看吧.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