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九号16日下午发射 将搭载首位女宇航员
6月中旬,神舟九号飞船将搭载3名航天员择机发射升空,与“天宫一号(微博天宫一号听众:2103675人+收听已收听最新消息 2012年6月9日 12:40#天宫一号告诉你#:今天上午,#神舟九号#飞船和长征二号F遥九火箭组合体,从发射场技术区被垂直转运到发射区,预示着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已进入倒计时。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更多)”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我国首位女宇航员也将搭载飞船进入太空,这也是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神舟九号进入发射塔架昨日,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飞船、长征二F遥九火箭组合体,已从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技术区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这标志着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进入最后准备阶段。
根据计划,神舟九号飞船将于6月中旬择机发射升空。
神舟九号飞船在完成推进剂加注后,与运载火箭吊装对接构成一个完整的组合体。
9日10时30分,承载着组合体的活动发射平台驶出载人航天发射场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安全转运至发射塔架,随后将陆续进行飞船、火箭功能测试和人船箭地联合测试等工作。
如果顺利的话,搭载飞船的3名宇航员将进入天宫一号工作和生活。
现场的一位权威专家说:神舟九号已经确定了第一发射窗口,将于本月16日下午发射。
首位女宇航员进入太空据了解,3名宇航员中将有一名女性。
近日,着名空间技术专家、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接受采访证实此消息。
戚发轫透露,的确有两名女宇航员在参加训练,如果不出意外将有一人进入太空。
据了解,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位女航天员,其中一位叫刘洋;另外一名叫王亚平,曾经在武汉飞行部队服役。两位女航天员因为其过硬的飞行技术和超强的心理素质,经过重重选拔,确定为首飞女航天员乘组。
戚发轫说,“神九”和“神八”一样,任务都是实现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神九”与“神八”就飞船的基本状态而言是没有变化的,大小尺寸都没变,只是试验任务不同。他证实,“神九”没有安排出舱的活动,都是在舱内。

王亚平,1978年4月出生,山东烟台人

刘洋,1978年出生,河南人
首位女宇航员进入太空
据了解,3名宇航员中将有一名女性。
近日,着名空间技术专家、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接受采访证实此消息。
戚发轫透露,的确有两名女宇航员在参加训练,如果不出意外将有一人进入太空。
据了解,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位女航天员,其中一位叫刘洋;另外一名叫王亚平,曾经在武汉飞行部队服役。两位女航天员因为其过硬的飞行技术和超强的心理素质,经过重重选拔,确定为首飞女航天员乘组。
戚发轫说,“神九”和“神八”一样,任务都是实现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神九”与“神八”就飞船的基本状态而言是没有变化的,大小尺寸都没变,只是试验任务不同。他证实,“神九”没有安排出舱的活动,都是在舱内。

作为中国第七批女飞行员之一,王亚平(中)曾驾机参加过多次战备演习、汶川抗震救灾等重大任务。

王亚平是一位文静秀丽的女飞行员,出生于山东烟台市,1997年进入空军长春飞行学院、哈尔滨第一飞行学院学习飞行。2001年分配到运输航空兵某师某团。该团素有“女飞行员摇篮”之称,全国大多数女飞行员都集中在这里,这里先后涌现出了岳喜翠、刘晓莲、程晓健等一大批英模人物。

船箭塔组合体运抵发射区(6月9日摄)。6月9日,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飞船、长征二F遥九火箭组合体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技术区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这标志着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已进入最后准备阶段。根据计划,神舟九号飞船将于6月中旬择机发射。 新华社记者 王建民 摄
2012年6月9日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垂直吊装厂房准备完毕,等待转运。秦宪安 摄新华网甘肃酒泉6月9日电(记者巩琳萌、赵薇)六月的戈壁滩艳阳高照,晴空万里。

9日10时30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垂直总装测试厂房的6扇提拉大门完全打开,载有神舟九号飞船、长征二F遥九火箭组合体的活动发射平台,在电源车的驱动下,沿着长1500米、宽20米的无缝焊接重型钢轨,缓缓驶向发射塔架。
这标志着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飞船交会对接任务已进入最后准备阶段。
活动发射平台以28米/分的速度向前移动。走在活动发射平台正前方的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成为记者们追逐的焦点。“神舟九号将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这意味着我国的飞船将成为真正的载人天地往返工具,能把人送到空间站或者空间实验室中去。这将是中国载人航天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九号,周建平见证了历次飞船发射前的转运,“我很愿意和飞船、火箭一起走一走这1500米。你不觉得这是在走过一段非常重要的路吗?”
转运轨道沿线,红旗迎风招展。现场挤满了各大系统试验队的工作人员和附近居民,这是他们第一次在夏季的大漠中观赏转运。
“今天气温上升得比较快,从早晨的19摄氏度上升到现在的30摄氏度,所以热力扰动的风偏大一些,但这一切都在掌握之中。”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试验技术部副主任杨建农正带领几名工作人员,沿途进行气象保障,“除了手持测风仪外,我们还有自动观测站和测风塔,实时监测浅层风力。今天瞬时风速最高达到8米/秒,低于10米/秒的转运风速要求,气象状况和预报的完全一致,适合转运。”

垂直组装厂房大门开启,船箭塔组合体开始转运(6月9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建民 摄“火箭来了!”转运轨道外的草坪上,一群孩子尽情奔跑。记者意外发现了去年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中零号指挥员王军的儿子。10岁的小家伙在东风航天城里出生和长大,小小年纪已经看过多次转运。“今天的天特别蓝,人特别多!每次看转运都觉得很壮观、很热闹,像过年一样!”
驶过“一丝不苟、分秒不差”的大型标语牌,船箭塔组合体即将抵达发射塔架。
“为了适应神舟九号飞船的发射需要,我们对发射塔内的空调、消防等系统进行了优化,提升了设备设施的可靠性。”发射场系统副总设计师、北京特种工程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张永华说,“一切工作均围绕载人这个重点,确保航天员安全。”
船箭组合体准确抵达发射塔架,活动发射平台自动对中锁定。塔架张开的钢铁双臂慢慢并拢,将船箭组合体紧紧“搂”入怀中。
转运成功!
此时,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在轨运行254天,正在太空中静候神舟九号的到来。

神舟九号船箭组合体在转运途中。

王亚平已婚,丈夫是同为运输机飞行员的赵鹏

2009年2月11日,空军女飞行员王亚平在山东潍坊执行人工增雨任务,配合当地抗旱救灾。

2001年6月,刘洋(前)和王亚平等姐妹们被分配到素有“女飞行员摇篮”之称的广空航空兵某师

2002年9月10日,是一个让刘洋刻骨铭心的日子。那天天气多云,能见度只有2公里,按说气象比较复杂,刘洋驾驶着银鹰在进行仪表飞行,起飞离地10米左右,刘洋刚发出口令“收起落架!”便听到“嘣”的一声巨响,一股鲜血直喷到风挡玻璃上。瞬间,座舱内便充满了焦糊味。
刘洋凭直觉判断:飞机撞鸟了。在危急情况下,刘洋没有一丝慌乱,她和机组成员密切协同,在能见度不好的情况下,采取超常规紧急着陆办法。11分钟后,终于使飞机在跑道上迫降成功。下飞机一检查,飞机一共撞上了18只信鸽,有两只被吸进了进气道。如果当时处理不当,后果不堪设想。